真不是盖的啊

今天因为需要下载一个大软件,于是想起了我之前买的 Parallels Bundle 9 套装里有几个软件我还没有使用,其中就有 CleanMyMac,这次正好派上了用场,于是就把它们装上。这套 PD9 中,PD 本身很有用,1Password 是我一直想用的,Fantastical 我还觉得没用,OS X 系统自带的 Calendar 程序(不知道从哪个版本开始不叫 iCal 了,Snow Leopard 还是这么叫)我觉得就够用了,iPad 上的 PD Access 我没有 iPad 自然也用不上,剩下的软件我都挺喜欢的,但是还没有发生需要用它们的情况,所以一直没装。

逛街

今天和母亲一起去了泉城路。一是为了给我添一些衣服,二是为了让我锻炼一下腿部的肌肉,好尽快恢复。我们于是开车去了哪里。

这是我回国后第一次出来逛街。我本身是个不喜欢无目的逛街的人,想买东西都是事先调查好,然后直接去商店里,买了走人。回国后我没有什么想买的东西,而且我家离市中区有十多公里远,开车的话至少 30 分钟的路程,况且现在停车这么困难,因此我从来没有出来逛逛。我在小学到高中时期家里住的离市中心稍微近一点,每天有去学校回家要半个多小时的自行车或摩托车路程。我从初中到高中的六年每天都要走这么个来回,因此从我家所在的济南东部到学校所在的市中心这段路程我都很熟了,那个路段有什么建筑我都差不多能背过了。可惜上了大学到后来出国,这几年下来这些东西我印象都不深刻了,并且这几年济南也在不断建设,我印象中的那些事物,早就大变样了吧。

安装了 Windows 7

昨天天在 V2EX 上看到一些帖子说是卖 PD9 Bundle 里的一些软件,我看其中有我一直想用的 1Password,就挺感兴趣,于是就去查了一下这个 PD9 Bundle 到底是什么东西。于是找到了 Parallels 的官方网页,原来是一次 Parallels Desktop 9 的捆绑促销。在 PD9 原价 299 元之上,还可以免费得到 1Password、Fantastical、Kaspersky Internet Security、CleanMyMac、MacHider、Parallels Access for iPad 等软件。总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 299 元买下这些,还有一个是 249 元买下除了 PD9 之外的所有软件。我一看这个价格实在是太优惠了,要知道一个 1Password 的售价就有 49.99 美元,已经超了这套捆绑促销的价格了。50 元人民币的差价买下一套 PD9 我觉得也挺合适,于是就买了下来。

断腿记事

回国两个月后,我由于某些原因,左腿小腿骨折了。这是我头一次受这种伤的经验。

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身边的小伙伴们就有骨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从来没有骨折过,这在我的周围似乎不算太多。我觉得这有点诡异,也许人一生中总要骨折一次的吧?而我从来没有骨折,似乎有点不正常?这次终于骨折了一次,可以说是人生完美了。

想停用 Foursquare

最近我想停止使用 Foursquare,因为里面的互动交流在国内还是太少了。

我最早得知 Foursquare 是从 Twitter 上看到的,有人把他们在 Foursquare 上的内容同步了上去,在 Foursquare 上 check in 后,就自动的在 Twitter 上发布一条消息,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公开自己的行进路径。我当时看的很有趣,就也注册了一个账号。可惜当时我还没有大屏幕的智能手机,手中用的诺基亚 E50 也没有开通互联网服务,而 Foursquare 又是一个天生的移动平台,所以我最后只好放弃。后来我买了 Galaxy Nexus 后,就开始用它了。

临时学习一门编程语言不容易啊

买了新的 rMBP 后,我开始渐渐的从旧电脑中把文件转移到新电脑中。其中有几个我写的小脚本,我这次有重写它们的想法。

有一个脚本我最常用,它的作用是获取当前 Chrome 窗口的每一个标签的标题和链接,把它们输出成 MoinMoin 里面链接条目的样式。我分成了两个脚本,一个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另一个则输出到一个桌面文件上,并用时间戳做文件名。因为我经常不知不觉中就在浏览器中打开很多个标签,拖慢了机器的速度,而我又不希望丢失这些打开的标签,所以写了这个脚本,把标签保存下来。有时候有保留价值的链接,我就直接贴到我用 MoinMoin 搭建的个人 wiki 当中去。

现在 Mac 的体验更好了

ME865 到手也有几天了,这几天使用下来,让我感触良多——我没想到几年的发展之后,Mac 的使用体验竟然会达到如今这个水平。

我第一次详细的了解 Mac,是在一个名叫 OS X Leopard: Apple’s Official Guided Tour 的视频(movzip)。这是苹果官方推出的 Leopard 宣传视频,当时 10.5 系统刚刚推出,这个视频中介绍了各种 10.5 系统的新特性。其中一些特性深深的吸引了我,比如 Spotlight,那段时间我对系统搜索比较痴迷,尤其是看了 Nat Friedman 录制的 Beagle 的演示视频后,我就一直想在我自己的电脑上弄上这么一套系统。到后来我在用 Linux 的时候也弄了 Beagle,虽然那时候已经没多少人用了,它本身的效果也不怎么样。后来看了 Spotlight,我突然感觉到一个把搜索功能集成到系统级的操作系统,一定不错。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比较贴心的功能也很不错,比如从收到的电子邮件里直接提取出约会的日期并自动在日历应用里添加项目,还有通过 iChat 聊天时,可以分享桌面,替对方操作机器等等。这个视频我看了很多遍,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也就是这个视频,让我对 Mac 系统的印象一下子从非常遥远拉近了很多。

印象笔记和个人 wiki

昨天晚上我找到了解决 Launchbar 不索引文件链接的方法。事情是这样的,我通过 Homebrew 安装 Emacs,之后 Homebrew 会把 Emacs.app 文件软链接到 /Applications 目录下,这样就可以在 Launchpad 里找到它运行了。可 Launchbar 不索引这样的文件链接,导致我过去基本没法通过 Launchbar 来启动 Emacs,只能把 Emacs 的图标拖到 Dock 上,用鼠标点击运行。当然 Launchbar 也不是完全不能启动 Emacs,我进入 Launchbar 后,先找到 /Applications 目录,再按方向右键,然后再搜索 Emacs 就可以了,不过这样也就失去了用 Launchbar 的意义了不是。

印象笔记是成品化的 Google Docs?

过去我是 Google 产品的忠诚用户,基本上 Google 的每一个产品我都用过,就算现在没有需求,我也要先试试再说。Google Docs 就是这么一款产品,当时看到了可以在浏览器里随时用 Office 的功能,真是让我觉得惊为天人,这是 AJAX 的高级成果啊。后来 Google 将 Docs 进化成了 Drive,还出了客户端。我曾经想着将我的所有文件都放进去,这样既可以云端备份,也可以在浏览器里编辑。后来我渐渐的发觉我从来没有需要过编辑过这么多的文件,然后渐渐的就没有再用它了。

人品有问题啊

前几天收到了一封来自哲思的邮件通知,有人发了一篇帖子,是一篇转载王垠的博客文章《我和权威的故事》。转帖的部分算是前半部分,没有王垠自己的留学经历。我看了之后,真的是非常感慨。

我其实不是很想这么评价王垠,毕竟我有很多东西都算是王垠介绍给我的。我在初中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去到了他的网站。当时他的网站还在清华的服务器上,里面写了很多我过去从来没有听过的东西。当时我也就知道个 Linux,至于 Emacs 什么的,我还没有见过模样,Scheme 跟 TeX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当时我的感觉就好像是眼前开启了一扇大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段时间给我的启发真是相当的巨大,很多思想方面的东西都是那时形成的。我到后来也从他的网站上获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到后来我终于可以用上 Emacs 和 FVWM 的时候,我都是照着他的网站配置的。后来我学 TeX、Scheme、bash、wget 等等也是从他的网站上的材料入门的。他的网站对我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当他退学后,他的网站被关闭,我为此难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这些资料再也难找到了。到后来我发现 huihoo 保存了他的网站的镜像,非常高兴。当时我已经会用 wget 来镜像整个网站了,于是就把这个网站全站给镜像了下来,一直保存着,到后来换电脑我也一直带着。王垠在文章中说他一开始崇拜某些权威,我在当时应该也算是崇拜王垠的吧,当时我没有自己的计算机,用家里的,当然不能装 UNIX 系统,最多的一次我在父亲的笔记本上用虚拟机装过 Fedora Core 4。所以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向他一样使用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