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了一下 iOS 九宫格拼音输入法
iOS 下的中文输入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苹果也许特别在意安全,总是对第三方输入法大加限制,而输入法这一块又确实是十分敏感的环节,开发商有一点坏心思,你输入的敏感信息就全都泄漏了。
iOS 下的中文输入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苹果也许特别在意安全,总是对第三方输入法大加限制,而输入法这一块又确实是十分敏感的环节,开发商有一点坏心思,你输入的敏感信息就全都泄漏了。
电脑上:目前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全拼的输入节奏。
手机上:没有错码纠正!没有错码纠正!没有错码纠正!
今天趁着有时间,解决一下 Linux 下的中州韵输入法的双拼输入的问题。在我自己的 Linux 电脑上,我安装了 fcitx-rime。在我的想象中,中州韵应该支持双拼的,不过没有找到相关的选项,因此怀疑还要有特殊的设置。说道中州韵,我之前在 Mac 上使用过鼠须管,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输入法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我装上了后,也没有觉得跟搜狗、FIT、IMKQIM 等有什么不同,草草的扫了一眼配置说明,出了看到了扑面而来的台湾味道,也没感到有收获,后来还是用了搜狗。
最後 ,我們要讀書 ,必須要懂得一種外國文 。中國所有汗牛充棟的書 ,很少是有系統有結構的 ,是漫無計畫隨便集成功的 。好像 “論語 ”一書 ,東一句 “子曰 ,學而時習之 ,不亦樂乎 , ”西一句 “子曰 … … ”又一句 “子曰 … … ”其他如 “孟子 ” … …等書是零零散散集成的 ,毫無系統可言 。
这是我前几天过春节吃水饺时脑子里偶然蹦出来的一个想法了,现在我都忘了当时是怎么就想到这里了。
我们在中学时语文课上会有几篇文言文,我们时常会觉得头疼。不光是文字上理解起来困难,课文通常也要求我们大段背诵。我们会问,为什么古人要这么别扭的写文章?答案出乎我们意料,_根本原因_不是因为古人觉得这样的文字文雅,而是因为古代人们在竹简上刻字非常麻烦,于是就尽量的简化语言,所以古代的文字就成了这样子了。当然,在白话文刚兴起的时候,多数所谓文人认为白话文“俗不可耐”,但那时是人们已经习惯了书面文字是文言文这个事实了。
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 Shawn Blanc 的 blog。这个 blog 包含了一些时尚科技的评论,更新速度比较高。作者 Shawn Blanc 目前是专职维护这个 blog,blog 本身有收费会员订阅的项目,每月花 3 美元就可以阅读一些更多的内容。但免费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了,作者有这个底气征收付款,在中文 blog 圈子中应该是比较难以想象的吧。
写 blog 确实是需要惯性的,如果能一直坚持住就可以一直写下去,但一旦有一阵子停下来了,之后就开始懒惰了。我现在其实并不是忙到了没有时间写字了,只是就算是心里有了一些话题也只是在心中想一想而已,真要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也让我觉得太麻烦了。关于“语言的代沟”这个话题我很久之前就有了想法了,但一直没有动笔,今天难得有了兴致,于是就试着总结一下。
这是新版 FIT 输入法设置中的一部分选项的截图:
其实它们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模糊拼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