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 S8+

装逼一把

近期胡思乱想。我想自从我回国之后,论正常使用,我只用过两个品牌的手机——三星和苹果。

三星是我刚回来时的设备,父亲给的,打破了我想回国买个 iPhone 的计划。那个时候非常嫌弃,因为封锁了太多的 Google 的服务和应用,让在国外习惯了的我很难受。当时常态就是刷机,刷 GApps,结果经历了各种不稳定。后来终于下定决心,从第三方网站上买了 iPhone 5s。当时已经出了 iPhone 6 了,我因为没用过小号的 iPhone,就买了 5s。后来还是在去香港的时候,在当地的直营店买了 6。之后一直是 iPhone,后来手机屏幕摔坏了,不亮了,那个时候感觉 iOS 系统用腻了,从网上看安卓系统发展的也很好了,就买了安卓。当时看上了 OnePlus 3,但买不到,最后看到三星的 Note 7 刚刚推出,就买了 Note 7。

为了稳妥的用 Google 服务,我买的是代购的港版。但我感觉 Note 7 发展的还是差了点,也可能是我自己的不习惯,因为到后面感觉到了种种的不便,我在这篇文章里写了一些,简要来说,安卓总有一些小地方,平时不大引人注目,但发生了就让你觉得不爽。现在我还能想起一个例子,比如在手机上用 Pocket Cast 听播客,暂停后把手机放裤兜里,非常容易不知不觉的就开始播放来了,还被拖动了进度条,我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事前谁知道会发生这事,所以我对播客当前的播放进度记不住,然后播放进度就丢失了,每次都让我非常恼火。

后来发生了 Note 7 的召回,我也借此机会买了 iPhone 7。根据我博客的记录,我在 2016 年 9 月 5 日拿到 Note 7,在 10 月 18 日买的 iPhone 7,当中时间不是很长,一方面挺可惜,另一面也让我没有习惯安卓系统。

拿到 iPhone 7 后,我安稳了一阵子时间,到了 2017 年 6 月17 日又换成了三星的 Galaxy S8+。博客上写的原因是 iPhone 用腻了,确实,在那个时刻 iPhone 已经显得很老旧了,而当时崭新的安卓手机设计则层出不穷。当时我也是看上了 OnePlus 5,但还是需要从网上抢购,我太讨厌这中营销手段了,一开始就对此很反感,到后来也确实没有抢到,最后还是在京东上下单,当天下午拿到了。这个手机用了其实也就半年的时间,到了 2018 年初,三星发布了 Galaxy S9+,还推出了换机计划,也就是可以回收 Galaxy S8+,抵扣购买 S9+ 的价格,还可以分期付款,真的很诱人。当时心中还是倾向于不换的,但那时和妻子吵架,一气之下就下了单,最后还是把手机换了。新手机拿来后,任何配件都是用的 S8+ 剩下的,用着也很满意,算是我近年来用过的最满意的三星手机。

渡过了一波手机瘾

今天,我感觉我的手机瘾是彻底的渡过了。

事情发生的也算比较突然,大概是在一个月之前吧。那个时候我已经在用三星的 Galaxy S8+ 手机了,感觉一直不错,但心中莫名的生出一股不甘心的感觉,总想尝试一下其他手机。这个手机我不打算很折腾,特别是知道了三星的 KNOX 有熔断机制之后,我担心造成手机不能保修,因此解锁、越狱什么的都没有尝试过。现在用的是国行的手机,系统自带 Google 的服务,我只要能访问到网络,就可以自由的安装 Play 商店的各种应用了,总体来说我十分满意。

但最近看了一些厂商发布新手机的新闻,我也是有些动心。之前去公司的物流帮忙的时候,看到那里的一位同事拿了一款手机,颜值十分打动我,虽然我没有向他询问手机的品牌和型号,但我知道这是一部国产安卓手机。从那之后,我就对国产的安卓手机上了心。

这次首先对我产生吸引力的是锤子 Pro 2,看发布会之前我真没对它抱什么希望,发布会也从未关注,第一次正经的看它是在《值不值得买》开箱那一期,感觉外观一下子就打动了我。至于系统,之前从来没有用过,只是对九宫格有印象。这几次在京东上流连了许久,手机也有货,不过也没有真正的去下单。我想主要是手机性能不是那么强悍吧。目前用了处理器最快的三星旗舰手机,再要前几代的手机有点不是滋味。

第二个吸引我的是华为 Mate 10 Pro。Mate 系列说实话有些混乱,印象里 Mate 9 一代的屏幕宽度和指纹识别的位置和 Mate 10 这代是完全不同的。不管怎样,Mate 10 Pro 的外观也很出色。我看评论有人说正面还行,背面很垃圾,我从照片上看一直觉得很好看。我最欣赏灰色的版本,蓝色的次之,金色的那些就算了。这手机的配置有让我纠结的地方,比如存储卡,Mate 10 支持而 Mate 10 Pro 不支持,屏幕也是一样,Pro 的不如普通的。我理解 Pro 是更高一级的意思吧,没想到配置方面反而不如 Mate 10。我想这应该是华为的定价策虑,但就是让人这么的蛋疼,一步到位不好吗?有全面屏的没有扩展,有扩展的没有全面屏?当然,所谓一步到位,我没有把保时捷设计版本算在里面。

第三个吸引我的手机是小米 6。这个完全是因为 MIUI。小米 6 手机的外观没有很出彩的地方,因为推出的早,因此没有上全面屏,广告中宣传的四曲面让我觉得就是把应该的东西拿来说,接缝处能塞进一张 A4 纸的新闻也传了好久了,还有就是手机重量也是缺点之一。MIUI 之前我也用过,早期在用三星 Galaxy S4 的时候,我在上面刷过 MIUI,从那时起,它给我的印象就是挺丑的,那种色块的风格实在不合我的口味。刷机后我用了它的云,把我的通讯录头像给搞得一塌糊涂,我在那一篇文章里也说过,因此对它的印象挺烂的。这次它引起我的兴趣,一是我登录了它的云,结果发现了我当年备份的短信都还在。我换了几次手机,最早的时候用 SMS Backup+ 把短信和电话记录同步到 Gmail 邮箱里,后来渐渐不用了,但当年在 MIUI 里备份过。这次我居然找到了我早年给妻子发的第一条短信,那时候我和她还没有什么交集,这算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开始;二是 MIUI 的本地化在国内的一系列改装系统里做的最好,我也很想体验一下这些功能。但 ADUI 的负面消息也让我挺反感,再加上手机外观不抓我眼球,让我一直没有下决心收入。

基本上我一直在这三个手机之间纠结,其他品牌型号都没有让我很满意的。一开始锤子有些出局,毕竟配置比较低。虽说我自己不玩大型游戏,应该是不需要这么好的性能,但毕竟有了更好的,买了低配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小米和华为我犹豫了许久,小米好处是便宜,而且基本有货,华为更漂亮,EMUI 做的也不错,但基本抢不到。当然有一个更大的障碍是我目前手里的三星 S8+,我不习惯拿两个手机,之前刚买 S8+ 的时候,我手里还有 iPhone 7,那个时候我也想像有些同事一样,尝试一下带两个手机,结果总是不习惯,iPhone 最后放在家里吃灰,直到我处理了它。

iPhone X 终于有值得关注的地方

这个周末因为岳父母来了,所以我晚上不用全程照看宝宝。在拿了快递、倒了垃圾之后,我感觉外面天气凉爽,于是就到外面散步。我拿出来了三星 S8+ 附带的耳机,戴上它一边听博客一边走,非常惬意。

我听的博客是《一天世界》,之前已经缓存到了手机上,但还没有听。这次正好有大段时间,可以专心的听一下他。这一期的节目明显是关于 iPhone X 的,我在里面听到了一个重点,就是 Face ID 的工作方式。我没有看发布会,因此之前对它仅仅是一个比较粗略的理解,这次听李如一讲解,我才知道了 Face ID 其实是在无时不刻的拍摄的。之前我只是知道它会用这种方式来获取你是否在盯着屏幕,这样可以做出让铃声音量减小、屏幕不变黑等一系列动作。但我没有想到 iPhone X 会做到的程度更高,它通过时刻扫描你的面部,通过机器学习来更新你的面部数据,这样做到了你留了胡须等面部变化都可以正确识别。这样的后果,就是手机的运算量变得十分巨大,它每时每刻都在计算,更新人工智能数据库,这一点就挺厉害,对芯片的设计、制造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拓展了可能性的边界。

节目里还讲了新一代的 Apple Watch 等其它产品,我听了之后的感觉,是非常值得赞美的。苹果产品的端到端一体化的设计风格,让苹果可以做出更多的事情。iPhone 和 Apple Watch,可以让我们把计算随身携带。想想吧,手表在无时不刻的获取你的动作,手机也是,结合你的通讯记录、你访问的网页,还有你的位置信息,让为我们服务的机器变得更加智能,将来能够做出什么来,我现在还想象不到,但相信会是让我们惊喜的东西。

昨天我正式把 iPhone 7 恢复了出厂设置,交给了我的岳父——他的旧手机电池老化了。我有些不舍,但我已经决心使用三星 S8+ 了,iPhone X 的配置也了解了,并没有让我想要拥有的冲动。去年我用 Note 7 的时候,看到了 iPhone 7,那个 Home 键就让我十分的想要体验,结果 Note 7 召回,我没有选择其他家的安卓手机,还是买了 iPhone 7。加入说 S8 也要召回,我想我会买个一加或小米的手机来用吧。虽然说 iPhone 对我来说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但我还是很怀念它的一些东西,比如一些 iOS only 的应用,有很多没有安卓版本,我也只好用一些不是那么优秀的替代品。还有就是手机的周边产品,包括 AirPods、Apple Watch,我觉得基本上都要说拜拜了吧。现在我留下了一台 iPad Pro,也多少可以用一些,但毕竟和随身携带的手机有一定差距。另外就是一些服务,比如 Apple Music,我刚刚取消了订阅,看到之前同步的曲库,现在空了很多,心中也有些怅然。

听节目的时候,我就在想,加入我买一块最新的手表,也可以更好的记录我的运动数据,但这样就需要一台 iPhone,我有这个冲动再换回去吗?答案是否定的,有些伤感。

之前我也写过,我很好奇一些人,特别是一些女生,用着垃圾全家桶不断的安卓手机,玩的不亦乐乎,到底是怎么用的?这段时间,我也在一直的适应 S8+,当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大概只好克服,还是有些不习惯。

其一是屏幕解锁太过灵敏,特别是我在听博客的时候,有事暂停,手机放裤兜里,再拿出来看到它默默的已经播放了好久了,这让人十分恼火。其二是进程管理,苹果的进程管理估计安卓是学不来了,为了保护电量,只好粗暴的杀死一些后台进程,但我看了一半的知乎、微博、RSS,放到后台一会儿,等再想看的时候就找不到了,也让人无奈。其三就是时不时还会有一些卡顿,这个我觉得无解了。

除了这些不适,我也克服了一些其他不便之处,用着还不错。有些应用有安卓的替代品,现在还不甚完美,不过他们再进步,也就足以自慰了。

Galaxy S8+

前天拿到了 Galaxy S8+,用到了今天,基本上配置的还算好用,记录一下。

写之前我搜索了之前博客上的关于 Note 7 的文章。我去年买了 Note 7,感觉不错,可惜后来发生了电池原因,被迫回收了。现在还是非常的怀念那台机器,可惜以后再也没的碰了,这次有了 S8+,估计也没有碰它的心情了吧。

购买原因及过程

先说说买的原因,其实这次换手机没有什么必然因素,过去几次,总是发生了一些意外,导致我的手机损坏,因此买新手机算是有个理由。而这次,我的 iPhone 7 用的还挺好,没有出什么问题,之前也没有换机的想法,然后听到 S8 发布,去官网上看看,感觉这些功能真是好,外观真是漂亮,然后拥有一台的念头就一直在心里发酵,慢慢的成长,直到壮大。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评价了一下当时看好的几款手机。

换手机的最大原因,在于 iPhone 用腻了。这些年 iPhone 的发展有些乏力,虽然 iPhone 已经很成熟,但时间长了,总是很无趣。买 Note 7 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

我身边的同事有用安卓手机的,在买 Note 7 的时候,我看了一下 S7 Edge,那时候是半年前的机器,我心想这时候买已经很老旧了吧,后来 Note 7 回收,我又用了 iPhone,然后有一天参加公司培训,看到别的部门的一位姐姐在用 S7 Edge,手机背部安了一个环,用着很自得其乐的样子,看得我一下子心里痒痒,升起了一种想要尝试的感觉。

还有一次,今年年初农历年前夕,公司举办迎新春联欢会,我旁边坐的关系不错的同事拿了一款新买的华为 Mate 9,我看着感觉真漂亮。看他用的也很自得其乐,问他手机的运存有多大,他说不懂这个,让我感觉很好奇。回去后就去华为官网看手机的配置,心里也很心动。

父亲也换了手机,用了 华为 P9,我拿来玩了几次,这个手机给我的印象就不大深了,外形上不那么炫,而且我也不想把父亲的手机搞乱,他平时回家后也不大玩手机,我也没有很大的探究的兴趣。

以上这些,都没有我得知了,近年来安装手机会自带 Google 框架给我的冲动巨大。过去我对安卓机器深恶痛绝的原因之一,就是谷歌全家桶不好弄,自己刷进去总是不稳定。我在买 Note 7 的时候,选择了港行,也是为了这个。但港行不能用 Samsung Pay,损失了一些功能。

买手机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妻子的联通号码可以办一个合约机,因此想借这个机会搞一台 S8,但一直没有货,一直等到了现在,到了周一妻子说因为没货,还是让我自己从网上选吧。之前我没有下定决心购买,一直看各种评测,但没有当真。现在听了这话,选一部安卓手机就变得正式了。

这个时候,一加 5 刚发布,我看了国内外的评论,也挺心动。主要是比三星 S8 便宜。第一次公开销售时,我在京东上尝试抢购一次,结果没过半分钟就显示没货了。周一准备要买手机,我心中的候选就是这两个。当时我心里记得第二次的抢购是周二上午 10 点,心里决定那时候再抢一次,抢不到就买 S8。然后到了 10 点钟我看了网页,没有要抢购的地方,仔细调查一下,原来正确的时间是在周三的凌晨。这个时候我心中的欲望无法压制,迫切的希望这部安装手机到我的手上,最终还是放弃了一加。说来有趣,我在买 Note 7 之前,就看过一加 3,当时被这种抢购销售手段弄得很恶心,于是毅然决然的把它排除了。这次还是因为抢购,不知道是不是我和一加手机无缘。

S8 刚发布,我看这三星官网上的介绍,心想要是我买的话,我就买小一号的 S8。那时觉得三星很良心,S8 和 S8+ 唯一的区别就是大小,不像 iPhone 一样,有配置上的区分。后来 6G版本的出来了,我心中雀跃的时候,看到消息说只有 S8+ 有 6G+128G 的版本,让我一下子比较失望。我觉得 S8 的大小刚刚好,64G 的机身存储也正合适。Note 7 就是 64G 的存储,我当时买了 256G 的 microSD 卡,加上扩展卡绰绰有余。结果改大的没大,不该大的又大了,让我挺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