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oogle 和百度对我的 blog 收录的观察

最近在新的blog系统上花了些心思,并在搜索引擎收录的方面有了一点心得,记录如下。

1 百度懂得找新页面

我过去用WordPress的时候,单篇文章的URL用的是/年/月/slug/的格式。而现在用的Movable Type所产生的静态页面的URL却是/年/月/slug.html格式的。这样一来在搜索引擎里的单篇文章地址就有许多过去留下的错误链接,这些链接都无法访问。在Google里面,挺奇怪的是我过去的那些文章都排在了前面。大约前3页以内没有.html结尾的页面。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地址资历“老”的原因。而在百度里,我新发布的页面都排在前面,刚才又查了一下,似乎旧格式的页面都不在搜索结果里面了。

广大人民创造的文化

今天看了Yochai Benkler在TED的演讲“Open-source economics”,里面他提到2004年中期IBM蓝色基因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刚刚超过了日本产的DEC”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但与此同时,另外”一台”超级计算机也在运行着—-“SETI@Home”,由全球450万个人电脑用户通过互联网贡献他们的空闲运算力而组成的超级计算机。而这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超出了IBM蓝色基因的三分之二之多。这有点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故事,但有些许的不同。人们没有像我们过去那样,贡献自己所有的精力,而只是把自己零碎的运算能力贡献出来,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就完成了更大的计算。

UNIX并非Windows

Google果然不同凡响,自从今天推出Linux版本的Google桌面搜索后,我订阅的几大blog争相撰文报道。就我读的几篇文章里,无一例外的说道了Google桌面搜索 for Linux的好处,然后点出一点点不足–没有widget。然而,我对这款软件的感觉并非如此。

首先说一句,Google桌面搜索是我在Windows XP上必装的一个软件,因为Windows本来并无这个功能,有了它一切都很方便。我用的最多的,就是两下Ctrl键,然后输入程序的几个字母来启动一个应用程序。

Google Toolbar下岗

昨天我把Google Toolbar删除了。

自从我第一次把Google Toolbar安装到了firefox上,Google Toolbar一直是我使用firefox的必装插件。期间因为使用了上面自带的bookmark功能,我基本上把一直使用的del.icio.us给停用了。期间我安装过del.icio.us的firefox插件,但因为每次添加书签要登录,我就把它放弃了。Google Bookmarks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每次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Gmail里检查邮件,在这个时候就自动登录了Google Account。

网络程序的用户为什么要设定等级

QQ、迅雷等程序里,用户分级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QQ自然不必说了,大家都很熟悉,等级高的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功能,比如建立一个群之类的。而交费用户还有更多的增值服务。而迅雷,一个下载软件,设定用户分级,就让我有些不解了。官方网站说是更高级的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可我们平时用迅雷下载并没有感觉资源多了很多。再者说了,从迅雷下载的资源,难道非得从迅雷下载不可吗?用Google,我们一样可以搜索的到吧。当然,要是更高级的用户可以得到更高的带宽,那就是另外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