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八年之后校园游

今天,参加了高中同学的婚礼后,我跟妻子来到了我的大学母校——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自从2007年我出国后,我几乎没有再次回来过。唯有的两次,是来找当年的班主任,拿我的档案,也是匆匆的来、匆匆的走,没有再多看一眼校园的样子。后来我开车经过这里的时候,给妻子说,啥时候有时间带你来校园里转转,看看我当年呆过的地方——学习的教室、住的宿舍楼、晨读锻炼的后山、还有独自醉酒的小角落。话虽这么说,但意志没有真正去过。今天下午正好有空,妻子提议来这里转转,一来回顾往事,二来也给我刚买的索尼 A7RM2 开开镜,给我练练手。

Evil people use Firefox

标题里的话是昨天下午上《分布式计算》时老师说的。这老师经常爱与我们开玩笑,上次的玩笑是这个。作为一个Mac用户,和一个风趣的老师,他课上常常对我们说Microsoft的“坏话”,而IE作为Microsoft的标准“垃圾产品”自然逃不过他的毒口。

昨天听了他的这句话,我一下子想到了他在第一节课上给我们讲的几句片段。他说当他是我们这个年纪时,只有计算机系的学生才有机会使用互联网。那是个黄金年代,所有stupid的人都在互联网的门外。那时的互联网还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用来连接不同大学的计算机系的工具。

翻译Python历史:Python对动态类型的使用

This post a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uido van Rossums‘s article “Python’s Use of Dynamic Typing” on his blog named “The History of Python“.

原文地址:http://python-history.blogspot.com/2009/02/pythons-use-of-dynamic-typing.html

ABC和Python间一项重要的区别是类型系统的总体特点不同。ABC是静态类型语言,意味着ABC编译器分析程序中使用的类型并判断它们被正确的使用。如果不是,程序会被拒绝并无法运行。不像今天多数静态类型语言那样,ABC使用类型推断(像Haskell那样)而不是像你在C之类的语言中看到的显式的类型声明那样。相反的,Python是动态类型语言。Python编译器高兴的对程序中类型的使用不感兴趣,所有的类型检查都在运行的时候进行。

尽管这样看上去对于ABC是一种很大的远离,但它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不同。不像其它静态类型语言,ABC不是(不曾是?它在今天确实已经是纯历史了:-))仅仅依赖于静态类型检查来确保程序不崩溃,当所有的操作执行时,它有运行期的库来为它们再次检查参数类型。这样做是因为编译器健全的类型检查算法的一部分在最初的语言原型实现中并没有被实现。运行期的库在调式的时候同样有用,因为显式的运行期类型检查可以产生漂亮的错误信息(指向实现团队),而不是解释器毫不检查参数时就盲目的运行而引起的core dump。

我的 2002 年

今天一早我起了床,吃过了放假后的第一顿正常的早餐。饭后,我坐到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了我最喜爱的一份2002年的台历。我把它保留了五年的原因是,这份台历题目为“诗词曲画意”,每周一页,每页正面为一周的日期与记事,背面是一首唐诗、宋词或元曲,旁边有评论,我的很多诗词曲知识就是从这里来的。所以尽管时隔五年,我依旧舍不得把它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