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该怎么形容目前的人机验证呢?

应该是失望吧?

为了确保资源服务于人类,而不是爬虫等程序,人机验证的存在是必要的。大概在 2005 年前后,互联网上的人机验证机制就比较常见了。当然,最早我们在 Google 那种风格的登录窗口上可以看到,会给你显示两个英文单词,一个写的很清晰,一般是正式的印刷体,另一个比较潦草,也是印刷出来的,但有一定的扭曲。作为用户,正确的输入这两个单词,就代表你是一个正常的人类。这种验证方式背后还有一项很“浪漫”的目标——这两个单词是从扫描纸质的印刷物的过程中取出来的。有些部分扫描质量很好,机器可以辨认出来,有些部分扫描的质量较低,比如靠近装订的那一部分。把两种类别的单词放在一起,用户正确的输入可以清晰识别的那个单词,证明了他是人类,然后输入用户辨认的不清晰的那个单词,在大数据的作用下,辅助人们将不好辨认的英文单词人工来校对。

体验现代的办公网络

近一段时间,借调到主楼的省级单位,要在此干一年的工。前天我们从临时办公的地方搬到了固定的办公室,昨天提交了联网的申请,下午工程师上门来给进行维护。

比特新声 117 期反馈

注:我过去听《比特新声》这个播客,经常听到一些让我不能认同的观点,但从来没有和主播讨论。有的时候心里想的很清楚,但动笔写的时候就没有了头绪,所以写这种反馈对我来说比较麻烦,时间一长,也觉得自己的观点没有那么重要了,干脆“求同存异”,最后就作罢了。不过这一期我听的时候感觉比较强烈,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但写的时候也觉得困难重重,无法表述,也一度想放弃,但有些不甘。最后推翻了之前的稿子,重新起笔,写下了反馈,虽依然不满意,但多少反映了我的想法。记录在这里。

流量恢复

到了 5 月 1 日的凌晨了,我的中国移动 4G 流量终于恢复了。(哭)

最近手机的流量不大够用,这在过去是不大可能发生的。我的手机每月的流量有 3G,过去觉得一个月怎么样都够了,可这个就像是一个逐渐堕落的过程,慢慢的用起流量来就开始大手大脚了。我发现最耗流量的还是视频,上个月我发现了 Psyscho Dad 系列,于是迷上了它。中午我喜欢开车到外面睡,在车上就翻墙上 YouTube 看看这个系列的视频,不知不觉流量就用光了。里月末还有几天的时候,流量用光,我收到移动的短信,说可以回复字符串办理 10 元包 100M 的流量,我衡量了一下,就办了,结果一个中午收到邮件说流量用了一半,我于是再也不敢看视频了,改用 iBooks 看电子书了。

第三方帐号的困惑

今天我收到了新的 iPhone 6s。我用了一天的零碎时间来把我日常使用的 APP 进行配置,多数比较方便,因为我的密码都用 1Password 管理,复制粘贴即可。但有少数 APP 则不行。

周六随想

1

由于在家里待了一天没有出门,再加上下午睡了一觉,到了晚上,我感觉浑身不舒服,不想吃饭,嘴里也好像开始有味。所以,尽管外面有非常严重的雾霾,我还是决定开车出去转转。

六间房现在成了这个样子了

我在转移过去的电子邮件时,偶尔看到了之前在一个讨论苹果的论坛上收到的提示邮件。这个论坛叫什么名字我现在记不得了(刚刚查了一下原来名字就叫 Mac6,由 V2EX 的创始人 Livid 创建,用的同一套后台系统),只记得网址是 mac.6.cn,挂载在六间房(6.cn)的空间上。

我最常上这个论坛的时间,大概在2008年4月份之后。我那个时候刚买了 MacBook,使用的时候有些问题,就到处找可以提问讨论的地方。那个时候我感叹 Mac 的社区实在是不友好,而 Mac6 论坛是少有的比较开放的论坛。虽然那个论坛上讨论 Mac 的地方不算多,多数人把它当做被封锁了的 V2EX 论坛的替代品而讨论生活话题,但比起那时候需要回复才能浏览的一些论坛要好太多了。到后来,我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差不多了,因此也就渐渐的不去那个论坛了。

混乱的联通定价

今天我们为新房子开通了联通网络。我们开通的是春节优惠,109元每月,20Mbps 带宽,需要一个联通 4G 手机号。当中又涉及了套餐等种种选项,把我们弄得非常迷糊,办事员也好几次无奈的扶额,因为解释不清楚。

靠之

之前我说过,我的 Nexus 4 手机的存储空间用尽了。我在今年 8 月回国前夕,父亲刚弄了一个移动定制版的三星 Galaxy S4,代号是 GT-I9508,连着他的手机卡一起交给我,说是给我用。我嫌这种定制版的手机系统难用,而且没有 Google 的各种程序,于是只把 SIM 卡拿了出来,放进了我带回来的 Nexus 4 里,继续用 Nexus 4。

网络交流新模式

最近我空余时间尝试了一些“比较”新颖的互联网交流模式,主题是试着摒弃我一贯的旧思想,尝试一下拥抱潮流。

比如新浪微博,我在 1999 年刚开始上网不久就注册了新浪帐号,那是我生平第一个电子邮箱,我人生中第一个访问的网页就是新浪网,所以我算是新浪的老用户了。但过去一直拒绝开通微博帐号,因为不开通微博就没法全面访问别人的微博,这种封闭性让我非常的讨厌。昨天我试着开通了一个微博帐号,虽然还没有入门,而且我依旧不喜欢新浪微博,但这个经历也让我考虑了一下比较现代的互联网交互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