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get -mp 和中国人的反断舍离基因
这几天在看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原典,看到了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这个网站,里面有很多历史上的文章,特别是一些中文的,有些史料性的文字,我过去都没有读过。今天下午动了心思,使用 wget -mp 命令正在镜像整个网站。到现在过去了三个来小时,还没有完全结束。现在我有点犹豫,我做的这件事情,或许是没有意义的?
这几天在看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原典,看到了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这个网站,里面有很多历史上的文章,特别是一些中文的,有些史料性的文字,我过去都没有读过。今天下午动了心思,使用 wget -mp 命令正在镜像整个网站。到现在过去了三个来小时,还没有完全结束。现在我有点犹豫,我做的这件事情,或许是没有意义的?
WWDC 2023 我是第二天看的,当天晚上躺在床上,也一度想看看,结果年纪不允许,醒来就忘记这事了。第二天白天,我断断续续看了录像。开始之前就说苹果这次要退出虚拟眼镜了,我对这个一直没发起兴趣。直到看了 WWDC 上关于产品的介绍,也不过是稍微兴起了一点点。
这两天手机上的星巴克 App 经常给我推送新杯子的折扣消息,今天早上又有一个。我点进区看了一看,感觉眼花缭乱,哪一个都想要,当然很不现实。但看了一圈下来,又没有一款能特别打动我,在一堆杯子里夺取我注意力头筹的,然后有了这一篇文章的灵感,截了个图就退了出来。
前几天我尝试 Vivaldi 浏览器的时候,也研究了一番 Vivaldi 浏览器的特点。因为之前凭我自己的尝试体验,我没感觉这个浏览器有什么不得了的特色功能,比起 Chrome、Brave 等同为 Chromium 核心的浏览器,也没觉得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这两天做试验用 iPad Pro 连接单位的显示器完成一些工作,因为想写一篇博客,又一次回忆起过去的用法(难看)。
这次引发我怀念的是 Ulysses 这款应用。曾经的我有一段应用/服务自由的日子,看到评测里或者实际上用起来比较不错的软件或服务,我一般倾向于把它收入囊肿,前提是价格不会太离谱。这也导致我曾经屯了一批现在看来也用不上的软件,比如 BBEdit。或许是看到 John Gruber 的网站上说他使用这款软件,因此尽管我不缺一个编辑器,还是找机会购入了它,但我一共使用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Ulysses 曾经是苹果平台上最优秀的写作软件,特别是在早年,苹果软件还没有现在这样烈火烹油一样的繁荣,Ulysses 已经鹤立鸡群。到目前为止,Ulysses 也可以算做最优秀的一批。我当时正好缺一个可以随身写博客的工具,于是 Ulysses 就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查了一下我过去的博客,我在 2016 年就已经开始买了,那个时候还是买断制。然后到了订阅制,因为老用户优惠,我一直用到了 2021 年底,然后就没继续订阅了。
曾经我把个人维基的应用程序从 MoinMoin 切换到了 MediaWiki,现在我几次考虑要更换回来。
最大的问题还是出于保密需要。我之前感觉我需要保密的东西,就是在一些不大适宜让大家知道我知道的记录,比如一些成人的内容,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事情正在起变化。现在我由一个大学生变成了一个中年男,有了媳妇当了父亲,一些事情,在当今社会对男人来说,已经不再是负担,反而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了。但是,当我近期开始维护起维基的时候,我想起了里面还是记录了一些个人隐私方面的内容。是真正的隐私,涉及感情的文字(比如曾经的情书之类的)。
昨天我有一些日记想进行记录,在 Day One 里面写了几篇。然后回顾一下近期写的日记,惊讶的发现我在 2 月份竟然一篇日记都没写,不由的又泛起了焦虑的情绪。
我于是挖空心思的回忆 2 月份发生的事情,脑中竟然一片空白。虽然我知道翻一翻微信,我大概还能找回几篇(这正是我打算要做的),但焦虑还是会影响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感觉到记忆力的下降,有时不光是中、长期记忆难以回忆,甚至短期的记忆都容易丧失。这种失控的感觉真是太糟糕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下降,每周一写周工作总结的时候总会感觉力不从心,更不用提时间稍长一点忘记的事情了。最痛苦的是,明明印象里做了一件事,但具体细节,比如时间,就是回忆不起来。我有这种困扰有好几年了,从去年开始我尝试把每天做的事情,甚至是前一天计划好了要做的事情,分别记录下来。
这篇文章想写一下红米 K60 Pro 的使用体验。
当我要卖掉华为 Mate 50 Pro 的时候,我意识到除了要回到 iPhone 外,我还需要一台备机,因为我有两个微信号,都是必须要保持在线的,iPhone 不支持应用双开,我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两个手机的状态。
5 日读到了一篇文章,讲了在 Linux 下面的 5 款笔记应用。其中第一个就介绍了 Joplin,软件的截图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我下载安装了一下,并在上面记录每日笔记。
每日笔记的事情我忘了是从哪里看的了,很有可能是赵赛坡发来的邮件订阅。我特别希望有一个这样的每日笔记,记录下来每天发生的事情,完成的工作,读到的内容,以及心中的思考。之前有过几段实践的经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最早我因为一直在用 Day One 写日记,就在里面建一个日记本,设置了一个每日记录的模板,来让自己填写今天完成的事情、思考、明天计划要做的事情等等。之后因为它不跨平台,至少在 Linux 下面不能用,于是我找用开了当时比较火的 Obsidian,并且为了顺利同步手机还买了一年的同步会员。后来感觉还是不大方便,最终也没有坚持。Notion 有些人用的风生水起,可我一直也不大习惯,坚持时间更短。Logseq 也短时间尝试过,也没有坚持用下去。我在办公室里还放了一个 A5 大小的 Filofax 活页本,专门用来记录每天的工作,这样等每周一写工作总结的时候方便回忆。但有的时候偷懒,没有及时写,就导致写总结的时候抓头皮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