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整理了书桌
今天凌晨睡不着,躺在床上很难受。目前所有的课都已经结束了,然后是一段空闲的复习时间。我的这个学期的前半个学期感觉还良好,到后半个学期就有点糊涂。主要的原因是作业多了,没有时间及时复习,同时课程的难度也在增加,因此就感觉知识有点不连贯。接下来的这几天一定要利用好。
推荐《疯狂的博客》
今天在Google Reader里看到了王小峰的文章《关于DV》,大概是长期远离国内人民的生活,视频网站只看YouTube的原因,一时间没有想起里面说的“鸡巴6”到底是说的谁。于是上页面上看留言找提示。找到答案后,顺便往后面拖了一下,发现有长篇留言,仔细一看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话说王三表答应好好考虑一下新浪博一客的建议,其实他真的很认真地考虑了,因为这不单是钱的问题,而且是很多钱的问题。…… 期间王三表还出了《文化@私生活》,但那些平时在网上叫得老响的粉丝抠得厉害,只喜欢到他博客来看免费的,不愿意到书店把它买回家,即使有到了书店,也是左脚站着看”给你自由过了火”,右脚站着看”人人都爱塞林格”,然后蹲着看”十面埋妇”,最后揉揉大腿回家去。…… 王三表给老六发了一条短信—-老六,如果我不去牛博而跟老罗翻脸,你还当我是朋友吗?少倾,老六传回两个字—-嗯哼 ……
小虚惊一场
2007年的三月份我在淘宝上买了两那年别人的Dreamhost虚拟主机共享计划,中间虽然出过一次问题,但总体来说体验还是不错的。那之前我对网络这方面完全是小白一个,现在明显感到经验提升了许多。在经验增长之外,虚拟空间确实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方便。除了可以让我安心的搭建blog而不用担心速度和被封锁的问题外,配合ssh、lftp等工具后自己转移、备份小型的档案更是相当方便。
了一桩心事
人生如泡茶这个页面在我的Safari打开的页面里放了很久了,一直舍不得关掉,因为它记录了我两年半前的一段回忆。
当时从花儿开了的一篇文章上看到了社会化网络VOX的介绍。当时我的blog由于种种原因似乎不想再用了,估计是页面太花哨,速度太慢了吧。之前很喜欢用的Blogger也被河蟹了。正愁找不到地方,看到istef这么大力的推荐VOX它的母公司又很硬,于是就试验了一下。VOX提供一个二级域名,后缀很短,于是我也在那里“安顿”下来了。
讽刺的是,我只在那里发了一篇文章。还没等我构思第二篇文章的内容,VOX在国内也无法访问了。当时的感觉真是欲哭无泪,印象里从那时起我就暂时放弃了blog的写作。不过这不是重点。
怎么回事?
合理吗?
今天打开Google Reader,按照我一贯的先解决新文章少的blog的习惯,上来就看到了Herock Post的这篇文章。
整个事件目前真相未明,但事件带来旁观者的改变让人挺无奈的。让这几天一直沉浸在思考“思考”的我不禁要问:
统计结果与伦理行为
周一的那节伦理课我们进行了一项游戏。老师拿了一个盛了许多豆子的塑料罐子,说里面有600至6000颗豆子,让我们估计里面有多少个。
我当时估计了单个豆子的体积,估算一下一层豆子大概有多少个,然后估计罐子里盛了多少层,得到结果后取一个相近的整数,得到2000颗。答案是2047颗。
看图不说话:情人节
很忙……很累……
1
我们专业的课有些不一样。我的很多同学是几乎天天实验,有的经常考试。我们这两项都没有,我们有的是一门接一门的作业。
上一个星期就又是一个作业密集周,和刚开学时的日子有了明显的不同。那时除了能把从伦理课上思考的东西写下来发表在这里,还可以在业余时间翻译一下Guido van Rossum的关于Python历史的blog。他的这个系列的blog讲一门开发语言的历史,没有太多的技术细节,因此我的翻译标准很低,遣词造句就不过于考虑了(经过这次翻译,我明显感觉到英语的从句很难优美的转换成中文),只要读者能大概理解意思就OK。这样翻译起来不难,速度也不满,基本上一篇文章我花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出炉。这个blog我是从头开始翻译的,从我的经验来看,没有同时的其它中文翻译者。所以我肯定会坚持下去。到昨天为止,我一共落下了三篇没有翻。正好今天的作业交了,下周又没课,应该会很快补上。
今天在读瘾科技时独到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