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a的网志被封锁了
昨天我在Google Reader上阅读网志时,就发现明明显示“周曙光的网络日志”有新文章,可点进去又说没有新文章。因为当时显示“没有新文章”后,我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其它blog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当时我还没有想到Zola会因为报道“维权户事件”而被“墙”。
昨天我在Google Reader上阅读网志时,就发现明明显示“周曙光的网络日志”有新文章,可点进去又说没有新文章。因为当时显示“没有新文章”后,我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其它blog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当时我还没有想到Zola会因为报道“维权户事件”而被“墙”。
今天在QQ上与高中的一位同学聊天,本想告诉他“蔡依林的部落格”事件让他也乐乐,不料却得到了他对blog质疑的答复。他的观点是有什么事要写的话大可以往本子上写,把各种事情放在blog上成了公开个人隐私了。我当时没有什么好的理由来辩解,只是说他的观点与我过去时完全一样,认为blog毫无意义。
说实话,现在我依然没有好的理由来告诉那位同学blog是个好东西。当年我确实是这么看blog的,认为它毫无用处,无非是一些没有专业(此指计算机专业)的人想建网站而没有技术时搞出来的替代品。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当初我错了。事实上,有很多人跟我情况差不多,有的人到现在也依然认为blog无用。我之所以有所改变,大概是因为我在平日与网络接触比较多,得知了它的好处后态度便有所改变。
这篇文章说的是我过去的blog:Smart: vulgar blog,它现在被“墙”了,我顺便再次纪念它一下。
今天我要上蔡志浩的Taiwan 2.0,便从google上直接搜索“蔡志浩”三个字,从第二个地址找到了我要的Taiwan 2.0的地址。我有个习惯,就是搜索完词语后喜欢向下看看还可以搜到那些页面,一般这些页面就是对我要找的关键词的评价。不过这次映入我眼帘的是第九个结果,标题为:“Smart: vulgar blog: 蔡志浩:网络上的耕耘者”,这正是我去年七月份首次浏览蔡志浩的blog后在自己的blog上发出的感慨。
今天在苦牢之最后一年上阅读“蔡依林的部落格”这篇文章时,顺便看了一下他的blog的首页。正好发现了1024px 1.5这个模版。我发现它十分简洁,立刻心动不已,于是丝毫没有考虑的就背叛了Tiga。1024px同样支持widgets,可以通过拖拽来调整页面。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句话用来描述现在的我最恰当不过了。刚刚找到了Steam 1.5模版,它工作的也不错,可我还是换上了Tiga模版。
之所以换这个模版,是因为在Ding Feng的blog上看到了Tiga模版支持Widgets,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在Blogger beta上快乐的使用Widgets来管理页面的情形。于是立即行动,换了模版。
从昨天找到今天,终于找到了一款让我还算满意的模版。它的名字叫Steam 1.5,作者是Samir M. Nassar。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看上去相当清爽。也许是多年来写程序的习惯,我总认为“简单就是好”是设计任何事物的不二法门。毕竟越复杂的东西出错的几率就越高,体现在blog模版上面就是越复杂的模版在我们家的56k“小猫”上面载入的越慢。而我是丝毫不愿忍受满的东西的,相信我的读者也是。
我对WordPress默认的模版不是很满意。虽然它不能算坏,但它总不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
那么什么是我喜欢的类型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我要空间!”
刚建blog的时候就希望有一个blog.xxx.com的二级域名,但设置了几次都不成功。今天终于在cowfish的帮助下把它做好了。以后我的blog就有了blog.cnliufeng.com这样一个地址,我感觉更好记了。
做一个正式的独立blogger是在今天开始的。虽然这些字是我在2007年5月26日写下的,但这个blog的生日确是2007年3月26日,这时无论如何也更改不掉的。
写了78篇文章之后,我不得不对几个阅读我的blog的朋友们说再见了。
之所以放弃,是因为我对成天应付gfw的封锁彻底失去了耐心。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写了我为什么这么恨gfw对blogspot的封锁。不是吗,从理论上来讲,blogspot并没有犯什么错,只是一些blogger会在blog上面写一些不利的言论罢了。为了遏制这些言论,gfw采用了”诛九族”这一狠毒的手段,让所有人都无法使用自己的blog。因此,我横下了心,注册了正式的国际域名并购买了空间,并用WordPress搭建起了自己的blog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