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博客
最近我听了一期《跟宇宙结婚》播客,听的是第 197 期,再见 2019。三位主播回忆了 2019 年中发生的一些值得分享的故事。引起我兴趣的是在结尾,他们说在公众号上会把提到的一些图片发出来。说有人说终于看到你们的真容了,但他们从来没有隐藏自己的长相,在公众号上有很多照片,只是你们不看。
最近我听了一期《跟宇宙结婚》播客,听的是第 197 期,再见 2019。三位主播回忆了 2019 年中发生的一些值得分享的故事。引起我兴趣的是在结尾,他们说在公众号上会把提到的一些图片发出来。说有人说终于看到你们的真容了,但他们从来没有隐藏自己的长相,在公众号上有很多照片,只是你们不看。
我想到这个主题已经好几天了,想写一写关于这方面的想法也有好几天了。今天时间、环境都还差不多,我就简单的描述一下。
我在挺早的时候就挺迷恋数码化的工作的。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是凌志军对新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写的一个算是传记的东西,书名是《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我之前在《Email 的没落》一文中也写过这些东西,就是微软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我到今天都没有见过公司有这方面的实际进步,日常是在使用 OA,但关键的东西还是要纸质版,人们从思想上就对落到纸面上的东西更加放心。
晚上从平阴回来后,我像上个周日一样,先去了健身房,锻炼了一段时间后,回家冲澡,之后去父母那边吃饭,然后去办公室加班。
本来在路上,我决定不去喝咖啡了。上次喝了咖啡,晚上回家后睡不着觉了,到第二天的精神很差。不过,开车开到一半,心想生活已经这么劳累了,干嘛要克制自己呢?于是我还是去了雨滴广场,在星巴克买了一杯双份浓缩,当场喝了,要了一杯超大拿铁,带着一会儿喝。
昨天晚上我写了一篇 blog,需要放两张图像。
我现在一般使用我的 Nexus 4 手机拍照,而不是用我出国时带的佳能 IXUS 800 IS 数码相机。主要原因是用手机可以很方便的传到电脑上,而用相机不能。我的相机用的是 SD 存储卡,我的 MacBook 上没有读卡器。唯一可以用来读卡的设备是从国内带来的一台数码伴侣,它是一个移动硬盘,加上可以读许多类型的存储卡的读卡器。所谓数码伴侣是上面有一个按键,可以把存储卡里的数据(主要是照片)复制到硬盘里,而不用连接到电脑上手工操作。可惜这个功能做的比较阳春,只有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是 FAT32 格式的情况下才有效,现在早就是 NTFS 格式了,所以我一次也没有用过这个功能。
我不是摄影爱好者,只是有时喜欢照相而已。手头上有一个佳能相机,遇到比较喜欢的景色也会照两张。不过有一个问题,却让我越来越不喜欢照相了。
原因是把相片从相机里传到电脑里有点麻烦。我的相机有 mini-USB 借口,我有一根数据线,但不是原厂配的,但相机那一端的设计有点不好,接口那里比较拥挤,用我那跟标准的数据线很难插上。使劲插怕插坏了,不使劲又插不上。我也有一个“数码伴侣”,也就是一块移动硬盘上多了几个读卡器的设备。不过大概是我的人品不好,我的 SD 卡与这个读卡器接触不大好,需要我用特殊手法,对插进去的 SD 卡保持施加向右的力才能保持接触。在使用过程中,我要空出一直手来专门做这事,几次下来谁都烦。换上一个读卡器或者 SD 卡就没这个问题了,真是让人恼火。
昨天晚上炒菜的时候,接连打出了两个双黄蛋。感觉“双黄蛋”这个词是那么的遥远啊,回忆过去的经历,我唯一想到的是一次小学的时候在家里从厨房里看妈妈给我展示她刚打出来的双黄蛋。除了这件事,就再没有其它的了。
前几天我在上学前,往窗外瞟了一眼,发现外面的一棵树的叶子都变红了。那颜色很纯,不是我们用的水彩笔的大红色,也不像死人流的血的红黑色。那种暗红却有光泽的颜色,提醒我们已经到了深秋时节,但也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我们工程楼一楼的洗手间的一个水龙头坏了有一个多星期了。水龙头是感应的,下面有感应器,手放在前面就会出水。我怀疑是校工没有注意到,因此一直没有被修理。今天看见了水龙头前面的镜子上被人贴了一张纸,说是水龙头坏了,我猜是为了提醒校工来修理。但下面似乎被人加上了字,我感觉有点意思,就拍了下来。
其实这是前几天的事情了。当时我正在拼命整理照相机里的照片,而且从这里Flickr的上传工具Flickr Uploder在这里居然可以正常使用了(我在出国前试过一次,无法授权帐号),而且还非常好用,于是我就一直上传。传一部分整理一部分,后来发现普通帐号只能建立3个set,便忍痛放弃了几个。看着Flickr Uploder里面说我使用了这个月上传空间的31%,心想什么时候把这个数字变成100%,看看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