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Stallman

小声哔哔

我算是声动活泼的老听众了,最早从徐涛和张晶两个人做《声东击西》播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听了。两人以记者身份从新闻的角度,以网络中立的视角讨论当下的科技话题,在互联网上还是独一份,因此我挺早就成了她们的忠实听众。后来徐涛成立了公司,做起了播客矩阵,成了现在这个状态,也是很出乎我的意料的。

我不大喜欢 OS X Mountain Lion

前天我打开 Apple 的网页的时候,看到了页面右下角有下一代操作系统 Mountain Lion 的介绍。后来从网上一查,发现这个介绍已经发布了有一阵了,我现在打开 RSS 阅读器的次数少了,看来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乱世用重典?密码泄露中招

今天发现我的 Twitter 客户端显示有未读 tweets,我进去一看,是一堆不认识的人发送的英文推。开始时我以为是谁给我发了一堆广告,结果扫了一眼推的内容发现里面并没有提及我。一时间我有些傻眼,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仔细看了一下推的内容,才大吃一惊。

哲思自由软件峰会风波

刚才从邮箱里看到了Zoom.Q同学在哲思社区分享了一篇博客,标题是《请不要将U盘启动强加于哲思-关于“U盘无法启动”事件的声明》。当时我看了题目感觉糊里糊涂,“U盘”和一个社区有什么关系了?但看了文章后,才知道了这原来是中国自由软件社区内的一场小风波。

根据文章上的描述,以及我看的一些相关文章([1]|[2]),我简要描述一下这件事情:袁萌“事先征得哲思社团负责人的同意,准备趁 Richard Stallman 先生来京讲学期间,公开演示一下 gNewSense 自由桌面”,并把展示的工作委托给了白清杰。而白清杰在本来与袁萌商定的时间前在现场准备的时候,被哲思的工作人员告知“演示取消”。而徐继哲的文章说并没有正式把演示活动加入到峰会日程里,白清杰在文章的留言里说徐继哲只与袁萌联系了,并未与白清杰有接触。因此,当哲思的工作人员通知白清杰不会举行演示的时候,白清杰自然觉得生气与失望于是写了一篇《哲思怎么变味了》来表达不满,才有了徐继哲的那篇回复文章。

由Google Chrome OS之外所想到的

今天一早看Google Reader,最先看到了Linux桌面中文网的文章,介绍了Google新推出的操作系统。今天上分布计算课的时候,老师又提到了这个新玩意。然后就是晚上看Google Reader的时候,看到了keso的一篇新文《东拉西扯:Chrome OS不是一款软件》。其它的评断我觉得无所谓,但keso的这篇评论又让我感觉到了一点奇妙的东西。

洪峰是什么

记不得到底是那一年知道洪峰这个人的了。最近感觉到自己对近期时间的概念弱了许多,我以为我在2007年偶然从网上知道了洪峰,但也不确定是不是06年或是05年。不过之所以听说他,大概是我在网上搜索TeX相关的资料找到他的吧。说实在的,他的那篇《排版、印刷和网络出版》写的是相当不错的,加深了我对TeX的理解。

翻译Python历史:个人历史 – 第二部分,CNRI和之后

This post a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uido van Rossums’s article “Personal History – part 2, CNRI and beyond” on his blog named “The History of Python”.

原文地址:http://python-history.blogspot.com/2009/01/personal-history-part-2-cnri-and-beyond.html

Python研讨会(参看之前的文章)的结果是一份在CNRI(the 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Research Initiatives,国家研究研发公司)的工作。CNRI是位于维珍尼亚州来斯顿的一个非盈利的研究实验室。我在1995年四月份加入。CNRI的主管Bob Kahn是第一位向我指出Python与Lisp之间共同点的人,尽管两者从外表(语法)上完全不同。在CNRI,DARPA授权的移动媒介研究间接的给Python工作提供经济支持。尽管有DARPA支持的项目在使用Python,但没有太多对编程语言本身的直接支持。

洪峰不干了?

说起洪峰,很可能中国计算机爱好者有一大半没听说过。不过说起他的朋友,名气就大了--Richard M Stallman,地球上的自由软件教父。洪峰很明显受他的影响颇深。

蔡志浩:网络上的耕耘者

前几天在“幻灭的麦克风”上得知Mozilla.org推出了Firefox2.0 的Beta版本,并且有Portable版的免安装版。今天早上突然想起此事,于是在google里搜Portable Firefox,没想到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收获。